2)第1059章.拱火._摄政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何重惩也不为过,就这样一直拖延着也不是办法,还望陛下早做决断!”

  “陛下明鉴,王铮与李勋等人勾结蒙古、绥靖求和之事,可谓是关系重大、牵连甚广,除了这两人身为主犯罪不容赦之外,相关从犯也必须要尽数查找出来、一同惩治!”

  “陛下,臣认为王铮等人的罪行早已确定,根本就无需细审、也完全没必要拖延时间,还望陛下乾坤独断!”

  一时间,随着“周党”与“赵党”极为罕见的联合表态,太和殿内充斥着要求德庆皇帝严惩王铮、李勋等人的声音,就好似这件事才是朝廷目前最为紧要的事情。

  *

  若论见机行事、顺水推舟的手段,周尚景当真是无人可比。

  在这方面,赵俊臣的经验、敏锐、眼光高度皆是有所不如,差了不止一筹。

  很显然,周尚景今天早朝上的突然表态,就是想要利用这次机会,稍稍打压一下近段时间以来愈发膨胀的“帝党”势力。

  因为陕甘三边的几场大捷、以及朝廷收复河套地区的丰功伟绩,朝廷各大派系之中收益最大的派系,无疑就是“赵党”与“帝党”这两派了。

  赵俊臣乃是首功之臣,趁机提拔了大量亲信、招揽了许多朋党,还让“赵党”的触角延伸到了军队之中,固然是收获颇丰!

  但若是相较于“帝党”的总体收获,却还要稍逊一筹!

  “帝党”成员一直是集中于禁军与厂卫之中,朝廷打仗的时候必须要依仗他们,战后论功行赏之际也无论如何都绕不开他们。

  所以,随着河套战事的尘埃落定,“帝党”可谓是收获极丰——梁辅臣一跃成为了内阁次辅,兵部尚书王寿的入阁呼声也是日渐高涨,大量“帝党”成员趁机占据了重要职位,朝野声望也是大幅提升。

  这种情况若是进一步发展下去,只怕是“皇权”就要彻底压过“臣权”了!

  而周尚景身为“臣权”的代表人物,自然是不乐意见到这般情况,必须要有所作为。

  周尚景所选择的突破口,则是前任三边总督王铮!

  王铮当初联合陕甘与山西的督抚们私下里向蒙古人绥靖求和,这般罪行再是如何重惩也不为过,德庆皇帝本人对于他的罪行也是恨之入骨。

  然而,王铮曾经是德庆皇帝的亲信、“帝党”核心成员,又因为“帝党”成员大多是出身于勋贵大族的缘故,相互间联姻、结亲、合作的现象极为普遍,想要让“帝党”成员与王铮彻底撇清干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绝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德庆皇帝也不敢过早出手惩治王铮,否则就会打击到“帝党”如今正值火旺的声势、影响到相关“帝党”官员的前程,就一直是强忍怒意、刻意拖延着。

  这段时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