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蓝白药剂,圈中人的一票之差_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吉格艺术长廊的工作人员按照李安的要求了开了一间最普通的立式琴室,言语间带着些尊敬。

  目送李安离去,该工作人员迅速联系袁老师,将此情况告知对方。

  电话对面的袁小鱼听到有人拿着4005的房卡来开琴室,先是一愣,接着问:“是不是个子挺高,背着一个黑包?”

  得到肯定答复后,她不禁一乐,莫名其妙的喜感。

  “知道了,你不用管了。”

  随后她又打电话到酒店前台,查询得知4005室的房客名叫李安,14号晚入住,退房时间显示在28中午。

  这一段唤起了她的记忆,貌似一周前被晓晓姐装壮丁那晚,这事还经她手。

  26号决赛,28号退房,啧啧,看来不像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样子。

  晚上和X老板吃饭的时候,她问了一嘴:“师父,你觉得李安能进下一轮吗?”

  X老板反问:“你觉得呢?”

  袁小鱼虽然不太喜欢李安的演奏风格,但是对比她听过的几名所谓种子选手的二轮录像,她觉得那些人也没有特别出彩。

  当然,这些是在她开口提问就已经得出的个人结论,换句话说她同时想问的是师父怎么看这届评委团。

  袁小鱼答:“如果把他放在上一届,估计一点晋级的机会都没有。”

  言外之意自然是,这一届,李安的二轮表现是有机会的。

  X老板笑了笑。

  说到上一届比赛,赛后网上出现了一篇匿名爆料。

  爆料中称第十七届高校组的比赛存在暗箱操作。

  两名来自九大的高校评委在二轮阶段相互串通,给对方的参赛学生打高分,压同组其他选手的成绩。

  导致两名本该进入三轮的选手被卡线出局。

  爆料中虽未指名道姓,但剑指B组,圈内人很容易从当时的B组选手名单和评委名单中找到蛛丝马迹。

  国内就那么几个知名院校,就那么几个知名教授。

  其实有些事圈内人心知肚明,只是麻木了。

  古典音乐的话题度在国内受众本就小,所以这篇爆料最后只是石沉大海般坠入互联网的信息海沟。

  没有出圈,在圈内也没有惊起什么浪花。

  当然,受众再小还是有受众的

  正义的爱好者们以此抨击国内钢琴大赛的种种黑幕。

  称主办方应该取消比赛期间‘老师作为评委给个人学生选手打分’这一情况。

  然后立马就有人跳出,说国外比赛不也这样么,并举例某届国际重量级比赛,进入决赛圈的十名选手均是台下评委的学生。

  理中客们的观点更绝,他们认为不过是一桩在任何学术界都会发生的必然事件罢了。

  发展的需要嘛~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今年的评委团名单公布时,除了三名国外评委之外,评委团上清一色的京圈评委,有音协的、钢协的、华院的、等等,都来自重要的音乐文化单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