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九十六章 革新之始,祸乱之根_冠绝新汉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论是曹魏还是袁赵,他们在北地争锋的时候,为了能增快粮食的生产,减少中间的运输环节,都大规模的施行了屯田,而且这个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边疆,在内地的很多地方一样可以看到,不过主要还是驻军所在之处,而这样的地方多数就在边疆,如今在中原内部还残留着屯田地域的几个地方,其实过去是三国交错之地,同样也是边疆,只不过随着大汉重新一统,就变成了腹地。”

  苏辽对于屯田也有其了解,而且当下的代郡也有屯田之处,苏辽虽不负责,但同样要收集信息,分类归档,也好到时候有个留存,责任到人,因而很清楚其中的道道。

  陈止笑道:“不错,就是这个理,这屯田本就是兵家之政,官府招募流民,使之耕种,最后演变成屯户,而各地的规矩不同,这代郡过去就曾为屯田之处,先后为袁赵与曹魏所统,而规矩大同小异,其中最关键的一处,便是关于官府收取多少,按着卷宗县志,若是屯户有牛,则种得的粮食,官府与民户各占一半,若是无牛户,则官府可以提供耕牛,统一耕作,但收粮的时候,官府最少要占六成。”

  “嗯?”苏辽听到这里,神色微变,他是没有像陈止这样,将代郡上上下下的卷宗都看了一遍,而且记在心里,不过对于这个划分比例却不陌生。

  看到苏辽的反应,陈止就问道:“是不是听着觉得很熟悉?这民户最多占四成,收取最少要六成的规矩,如今在这代郡大大小小的世家里可不在少数,这半年以来统计佃农,登记造册,很多就是这般规矩,而且四六之分,已算厚道,二八、三七比比皆是。”

  “和屯田之时这般相似,是不是有什么缘故?”苏辽问是这样问,可他这心里多多少少是已经有了答案。

  果然,就听陈止说道:“原因其实很简单,宣武皇帝之后,孝僖皇帝为了安定北方,将此处的屯田,连同上面的屯户,大肆赏赐给了当地的官僚和世族。”

  虽然已经猜到了,但答案一揭晓,苏辽还是不免唏嘘,他说道:“屯户虽然不是编户齐民,但登记造册,其名皆列卷宗,所得各有记载,钱粮归于府库,而赏赐给了官僚和世家,便成了佃户,户籍上再无记载,不仅钱粮无所见,连兵役都不用服,只需要向世家大族交纳粮食即可。”

  “对,这也是当下官府与世家的一大矛盾,尤其是在咱们边疆之地,”陈止说话间又翻开了一个册子,递给苏辽,嘴上说着,“屯户转为佃户,不光是官府的收成少了,兵员也减少了,而且没有钱粮,就养不起兵马,没有兵马就护不了钱粮,从而陷入了恶性循环,他王浚如今更重鲜卑骑兵,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苏辽接过来一看,随后眼中一亮,原来上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